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
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文章目录列表:
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
2.雷克萨斯lx570座椅可以移动吗
?[汽车之家?行业]?在汽车上,座椅是与人体接触最多、感受也最直接的一个部件。在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时代,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市场上不乏出现了很多诸如 、加热、自动调节等功能的座椅,更有可折叠、远程控制、手机智能调节等新功能让人应接不暇。
?难道这些就是未来的汽车座椅吗?虽然功能上五花八门,但实际上它们仍然“愚笨”。“我们要‘贴地飞行’,只有满足底层的需求往上飞,才不会脱离基础而飞得太高。”博泽中国区座椅系统产品副总裁钱滨在与汽车之家交流中所述的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未来的汽车座椅到底应该什么样?
■座椅 曲线已走到尽头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它都需要人来调节。为了让驾乘者坐得更舒适,座椅调节已从最初的2向发展到16向,甚至到30向。调节数越多,座椅越舒适且高端吗?从下面这张图片可以找到答案。
?钱滨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汽车座椅峰会2020上描述了这样一条曲线。显然,座椅并不是调节数越多越好,消费者对它的需求也不会无限上升,无论这个座椅曾经多“辉煌”,很遗憾,在遭遇极限点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就会逐步下降。
?2020年被称为L3级自动驾驶落地元年,包括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多家中国品牌车企都提出了L3量产计划,如长安UNI-T、广汽新能源Aion?LX、小鹏P7等量产车型已经推出,只差政策“临门一脚”即可实现L3级自动驾驶。在这样的趋势下,意味着座椅这条 曲线已到达极限点,走到尽头。
?既然 曲线已经饱和,如何突破 曲线成了众多座椅供应商的难题。从这些头部座椅供应商的研发布局中,可以发现近期他们都推出了一款新产品——零重力座椅。比如,延锋日前 了一款自主设计研发的XiM21智能座舱,里面主打的一款产品即是零重力座椅;在博泽的解决方案中,零重力座椅也是其针对自动驾驶推出的最新产品。
?为什么都不约而同推出零重力座椅?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睡眠和放松是消费者的主要诉求。
?统计显示,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舒适的斜躺模式(零重力模式)成为用户最高诉求。零重力座椅是基于NASA的研究,当重心足够低,人的脊柱受到压力越小的状况下,人越舒适,这个角度定义在128-145度之间。
?也许有人会问,零重力座椅不是早就量产了吗?荣威i5、日产奇骏等车型都宣称自家搭载的座椅是“零重力”,难道这些都是“伪零重力”吗?对此,钱滨解释,“在舒适性上,不能否认这些座椅不是零重力,只是还处于一个最初始的萌芽阶段。”说白了,这些座椅只干了一件事——让人坐得舒适。
?舒适自然不是评判座椅的 标准,它只是满足L3级以下自动驾驶的情况。在CES?2020展会期间,宝马发布了ZeroG?Lounger零重力座椅,实现近乎平躺姿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款座椅还配置一个茧形包围的安全气囊,在发生事故时可为乘客提供环绕保护,同时座椅导轨也能有效地释放冲击能量,满足安全标准。这是严格意义上的零重力座椅,而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正是博泽。
『宝马零重力座椅』
■带有“智慧”的座椅将开启第二曲线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实现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基于此,人与车的关系将重新定义,车内空间的使用场景也会发现根本性的变化。”钱滨表示。
?如今的座椅面临着功能和智能之间的非连续性。要进入第二曲线,座椅除了舒适,必须拥有“智慧”。这也就意味着座椅可以不用人来调节,而是基于人机互动。
?为什么需要人机互动?首先,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厢布局会发生变化,零重力座椅倾角越大,空间的需求也越大,当前排座椅调整时,后排座椅也能自动调整。
『前排座椅调至“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自动收起』
?其次,乘客由于视线变窄或反向坐,他有可能会感到头晕等生理不适,因此要保证斜躺姿势下有足够视野,特别是在车辆加速中。
?再者,平躺或斜躺模式下,传统下的安全带没有办法保证乘员安全,因此需要一种技术在预碰撞时能快速调整坐姿,或者在发生碰撞时有安全气囊能把人体覆盖住。
?最后,零重力座椅模式切换到正常驾驶模式的速度要足够快,这就对座椅机构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市场在用的电动系统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有通过人机互动或者座椅和座椅之间形成互动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整。
?基于综上考虑,将来的座椅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它需要雷达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协同工作。传感器就如“眼睛”,当与软硬件一体的运算技术“大脑”结合时,座椅就有了“智慧”。
?如前所述,座椅空间需要灵活的变化,座椅左右或前后移动时,雷达能时刻检测到车内所有场景,让所有座椅之间互不干涉。传感器能动态地观测车内人或物品,并会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结合人机交互,投放到车内屏幕上或者手机 。
?据悉,博泽这个软件程序已经有几十万行代码,且已通过 主机厂的测试。“未来,座椅系统的核心是通过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扩散到各个子系统,然后通过子系统保证功能的协调一致性。”钱滨强调。
■新曲线下未来的合作生态关系
?进入新的曲线,座椅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博泽的朋友圈中,有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企业,也有佛吉亚、安道拓、麦格纳、李尔等座椅供应商。
?钱滨告诉汽车之家,“竞争可分为两部分,‘竞’是大家都往同一个方向走,‘争’才是互相相向而行。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如何让大家把这个行业往上推,是‘竞’而不是‘争’的关系。从业务来分,博泽擅长做 底层的基石,即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传统座椅骨架和电机等。我们的友商更多是做Tier?1偏外观CMFT(color、material、finish、touching)的一些方案,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博泽只供座椅系统,不单卖电机和机构件,如今也持开放的态度。可见,企业的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未来将是一个生态的竞争关系。
?“很多人认为创新只是一个产品的创新,但其实它还有生态系统的创新。只有在新的生态系统上创造新价值,才是一个共赢状态。”钱滨补充道。
?企业之间“抱团合作”将变得更加紧密。7月15日,博泽宣布与大众汽车计划成立一家股比50:50合资企业,专门生产座椅、座椅结构和座椅零部件;一个星期后,佛吉亚又宣布与北汽集团成立股比50:50合资公司,将首先为北京现代及北汽旗下自主品牌提供汽车整椅、座椅骨架、座椅发泡及座椅头枕等产品。事实上,这些实例的最终目的和逻辑都是一样的,在质量、成本、技术积淀之间寻找平衡点。
?“每个公司都有价值创造的逻辑,大众在MEB 上投入了很多自动驾驶软件方面的技术,而博泽是系统供应商,通过双方合作,我们也可以把第二曲线的新技术以更好的成本优势带给更多的客户。”在钱滨看来,市场的竞争永远是谁提供的价值更多,谁越受消费者欢迎,最终还要回归价值。
『大众ID.3』
?从研发角度出发,控制成本永远是主机厂和供应商的一大挑战。“有一句话叫破坏性创新,打破之前的定式思维才能创造新东西,但是破坏性创新要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当技术的条件远远大于人的需求时,这个创新就没有意义。”钱滨总结道,“所以,创新最大的特点是如何让技术和人的需求匹配。我们要‘贴地飞行’,只有满足底层的需求往上涨,才不会脱离基础,飞得太高。真正的创新是结合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不快一步,也不慢一步。”(文/汽车之家?彭斐)
雷克萨斯lx570座椅可以移动吗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C umer?Electronics?Show,简称CES),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简称CTA)主办,旨在促进尖端电子技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该展始于1967年,今年为第53届,现已成为了全球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发布产品信息和展示高科技水平及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的窗口。因此,CES展会也成了来年科技走向的风向标。
随着汽车与科技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在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汽车智能技术领域的同时,汽车制造商们也开始大规模进军CES,如今CES展会已经可以算是半个车展。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车企又推出了哪些黑科技产品呢?我们马上来看一下!
本田
本田在CES展览上正式发布了一台全新的智能驾驶概念车,概念车设计十分激进,敞篷的造型甚至都没有配备前风挡玻璃。座椅采用贯通式设计,内饰则全部进行了简化处理。方向盘本质上是一部一体式控制器,可以通过后拉/前推的方式控制车辆刹车和加速。
这款概念车主打的是“Augmented?Driving”功能,该功能可以在自动驾驶和半自动驾驶功能之间切换,驾驶一共有8种模式可以选择,车内搭载大量感知器,可以判读使用者的意图并切换模式。
日产
日产Ariya概念车也在展会上正式亮相,新车外观延续了日产IMx概念车设计元素,车头采用了家族式“V-Motion”设计。车身采用溜背式的造型,车尾贯穿式尾灯和纯黑的后扰流板十分抢眼。内饰取消了大量实体按键,双联屏的设计搭配上多功能方向盘,科技气息十足。
新车搭载前后双电机,同时配有e-4ORCE四驱系统以及最新的ProPLIOT?2.0驾驶辅助系统,这套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现与导航系统相连,可通过?360?度传感和三维高清地图数据实现 车辆控制,实现高速公路单车道全自动驾驶。它也成为了 上首个结合公路导航行驶与脱手单车道驾驶性能的辅助驾驶系统。
丰田
丰田在展会上带来了LQ概念车,新车是丰田CONCEPT-i的更新版本,整体更加接近量产版本。设计简洁而科幻,采用封闭式中网,并且两侧进气口造型十分夸张。尾部及D柱区域均有非常特别的涂装,看上去十分时尚。
内饰与外观保持相同风格,采用白色主色调,并且中控台同样采用了不对称式设计。新车配备了丰田自主研发的SAE?L4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通过与车载人工助手“Yui”交流定制个性化的出行方案。据悉,新车代表了丰田未来在纯电小型车上的设计方向,其续航里程为300km,并有望于明年在日本进行试驾体验。此外,丰田还展示了“互联城市”项目,该项目计划以将于2020年底关闭的丰田汽车日本东富士工厂为场地,面积大约为175英亩(约为708199平方米),于2021年初开始建设。
宝马
宝马在CES展会上带来了四大创新亮点,展示其在未来出行发展方面的全新思维角度。其中Vision?BMW?i?Interaction?EASE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是宝马集团展台的最大亮点,该概念座舱融合众多前沿科技,以沉浸式丰富体验打造全新人机交互理念。
此外,首批搭载5G新一代通信技术的BMW?iNEXT将在2021年实现量产,BMW?iNEXT的内置SIM卡将提供5G网络全面互联,宝马将由此成为全球 在量产车型中提供5G移动技术的 汽车制造商。而BMW?i3?Urban?Suite化身移动豪华酒店,通过宽大的舒适座椅替代传统意义上的后排座椅,带给乘客从休闲娱乐到学习工作的愉悦体验。同时还有BMW?X7?ZeroG?Lounger零重力座椅的亮相,这是宝马 在车上提供平躺放松功能的舒适型座椅,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
现代
现代汽车对外发布了PAV、PBV两款概念车,首先是PAV(PAV实际上是Personal?Air?Vehicle的缩写,可译为“私人飞行器”),其命名为“e-A1”。现代汽车希望利用空中的机动性,大大减少运输时间,并通过结合车辆空气动力学和车内座舱设计,为乘客带来舒适、安全的驾乘环境。
PBV为专用车,名字为“e-link”,其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变身”餐厅、诊所等。此外它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个人定制出最佳的路线和旅程。e-link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且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车身甚至可以“膨胀”到四至六米。
此外,还有HUB,这是连接空中UAM和地面PBV的新移动空间,是可以将人与人联系起来并创建新的创新社区的枢纽,其可以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让空间实现无限的可能。
拜腾
拜腾已经连续三年CES展,这次终于把 SUV?M-Byte的量产版车型带回了这里。遥想拜腾M-Byte 在CES展上的惊艳亮相,让很多消费者都为之兴奋。这次再次来到CES?2020展上,可以说,拜腾终于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拜腾为用户提供了包括触控、语音控制、隔空手势、人脸识别及实体按键的五维交互方式,真正意义上重新定义了智能座舱的交互方式。这一次,拜腾将以M-Byte量产版车型为为核心,在现场设计一个创新的“第四空间”,来展示其对于未来出行的构想和愿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太平洋汽车网雷克萨斯lx570座椅可以移动的。一键式全自动调节按钮可以控制头枕、脚托、靠背、冷热出风、自动 ,还能控制座椅的前后移动,有些还可以旋转。
雷克萨斯LX570座椅在材质以及功能配置上,都是比较出色的。前排拥有宽大舒适的空间,同时还拥有加热通风功能,夏季或者冬季都能给乘客带来舒适的温度以及乘坐体验。
LX570的后排座椅表现也不差,软硬适中,同时支持前后电动调节,靠背角度是手动调节的,配合后排 遮阳帘以及独立的娱乐系统,让其拥有同级别车型少于的尊贵感。
内饰方面,17款雷克萨斯LX570中控台及仪表台上方的材质为软性 包裹,按键及按钮手感好。仪表盘和音响系统控制面板遵循LEXUS雷克萨斯未来设计风格,呈现简洁与易操作的特点。
17款雷克萨斯LX570就像是一座高速移动的城堡,其豪华舒适的内部空间加上出色的越野能力,很快收获了无数车迷朋友的喜爱,17款雷克萨斯LX570一眼望去能透射出勇往直前的坚定目光,给人一种特别坚定的信念,在结合侧面贯穿全车的腰线,一切搭配的倍显彭湃动力和沉稳气质,令人身心愉悦。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好了,关于“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汽车座椅如何跨越“S型曲线”?揭秘“人机互动”新玩法”,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